近日,池州市人民醫院消化內科石向陽主任帶領其內鏡團隊成功實施我院首例經口內鏡下賁門縮窄術(PECC)。
術前和術后對比圖
病史
患者,唐某,女,60歲,因“反酸、燒心2年”入院,曾行胃鏡檢查考慮胃食管反流?;颊唛L期口服奧美拉唑、雷貝拉唑等藥物治療,癥狀能好轉,但停藥癥狀立即發作,一直持續至今未緩解。經評估該患者適宜行PECC,做好相關術前準備,簽署知情同意書,擇日行PECC。
術中
該患者于2月2日上午經靜脈麻醉后,行經口內鏡下賁門縮窄術(PECC),在無痛胃鏡下進鏡見賁門粘膜光滑,充血,齒狀線清晰,賁門松弛、閉合不全。倒鏡見食管胃瓣閥不能緊密包繞鏡身,Hill 3級。予COOK套扎器于3點、7點、11點分別于齒狀線處套扎。過程順利,無出血。
術后
患者短暫禁食后進食流食并逐步過渡到正常飲食,術后未再口服PPI等抑制胃酸藥物,患者未述燒心、反酸等不適,目前已好轉出院。
池醫科普
反流性食管炎是胃食管反流?。℅ERD)較為常見的類型,最為顯著的臨床癥狀就是燒心、反酸,相對少見的癥狀是胸悶、氣短、咳嗽、咽痛、咽干等。
由于該病的發病機制決定了一旦確診該病,就需長期口服質子泵抑制劑(PPI)、促胃腸動力藥物、甚至消化道黏膜保護藥物,并嚴格注意生活方式(如避免飽餐、睡前2小時避免進食、適當抬高床頭等)、更換某些口服藥物、保持大便通暢等。然而,長期口服PPI藥物可能導致一系列并發癥,如胃息肉、骨質疏松、跟腱撕裂、誘發感染、合并消化不良癥狀等;口服PPI藥物后燒心、反酸等癥狀可以消失,但反流所導致的咳嗽等不適依然會存在,并且部分患者往往不能堅持長期口服藥物。
據石向陽介紹,經口內鏡下賁門縮窄術PECC屬于新興的胃食管反流病內鏡下微創手術,該項技術優勢是創傷小、花費低、基本無痛苦、近期效果顯著。簡單地說就是通過套扎器和金屬夾在賁門松弛明顯處給予結扎,形成瘢痕,達到縮窄的目的,從而減輕反流,大大提高了患者生活質量。
該項技術無疑是長期受反流性食管炎“折磨”患者的福音,池州市人民醫院消化內科熱忱歡迎廣大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前來就診、咨詢、手術,池州市人民醫院消化內科病區、消化內鏡室全體醫護人員竭誠為您的健康保駕護航!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地 址:安徽省池州市百牙中路3號
乘車路線:汽車站(火車站)乘坐7路車在百荷公園站下車,步行183米,乘坐5路、8路、10路、11路、18路公交在池州市人民醫院站下
投訴電話:15339661559 行風監督電話:0566-2812293(工作時間撥打) 綜合事務電話:0566-2816080(工作時間撥打)
池州市人民醫院 版權所有
皖公網安備34170002000037號
皖ICP備19000375號-1
技術支持:商網信息